教研动态

三明市农业学校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7-14 作者:教务处 发布者:吴珊 阅读 : 1396

  一、专业名称建筑工程技术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

  三、招生对象初中毕业

  四、标准学制三年

  五、职业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建筑读图识图和建筑施工能力。能进行常规的建筑施工、实地工程测量、现场管理等工作,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新技术、新规范等知识。毕业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为完整的施工管理经验。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六、职业能力

  (一)岗位描述

  表1 职业定位与能力要求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
施工员 1、能熟练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能够进行一般工程施工图会审和记录; 建筑制图与识图
计算机绘图员 2、能够利用专业制图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制图 建筑CAD
材料员 3、能根据工程情况正确选用和使用一般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
测量员 4、能识读、利用和测绘一般地形图,能够正确和熟练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建筑工程定位放线、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 建筑工程测量
预算员 5、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制定和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建筑工程概预算
6、能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资料编制施工图预算、结算和进行成本分析与控制; 工程计量与计价
设备施工员 7、能识读一般建筑设备施工图,会简单的建筑设备施工,能够在复杂的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中,合理安排土建与安装施工作业穿插。 建筑设备工程

  (二)能力与素质总体要求表2 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专业知识能力 社会能力 方法能力
1、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材料、测量工和电子等基本知识;
3、具有读图和制图基本知识,能够识读一般建筑图、绘制简单三视图和进行简单建筑的轴网布置;
4、具有建筑工程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5、掌握建筑企业1~2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并具备初步实践经验,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合作精神;
3、具有安全生产、质量和效益意识;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1、制定工作计划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4、评估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

  七、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以建筑工程职业岗位工作为导向,根据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制订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建筑读图识图和建筑施工能力。能进行常规的建筑施工、实地工程测量、现场管理等工作,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新技术、新规范等知识。毕业时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较为完整的施工管理经验。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八、毕业资格与要求(一)完成学校所有课程的学习,并且通过考试。

  (二)计算机能力要求:应取得办公软件应用模块操作员等级证书。

  (三)职业资格证书: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专业学生必须获得下列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证书之一,才能获得毕业证书,见表3。

  表3 核心岗位资格证书

序号 职业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备注
1 施工员 三明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级  
2 维修电工 三明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级  
3 安全员 三明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级  
4 材料员 三明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中级  

  九、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设计(一)培养模式的总体框架

1.

  紧密联系福建省建筑行业实际,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实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实训相融合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制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

2.

  第1、2学期:完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重点加强数学、英语及计算机等工具课程的教学。同时,开展建筑制图及CAD、建筑材料、房屋建筑构造等专业基础领域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依托校内实训基地,通过认知实习,为提高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能力打下基础。

  第3、4、5学期:通过土石方与地基基础、工程概预算、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砌体工程施工等专业领域的学习,采取虚拟实训与实际实训相结合等方式,推进施工员等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6学期:结合集中实践教学以及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在对口岗位强化对建筑专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相融合。教师与学生参与建筑施工过程,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共同指导、管理和考核,将诚信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

  在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劳动态度、敬业精神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同时使校内实验实训、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实现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到解决生产问题能力培养的顺利过渡,实现学生学习目标与就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

  (二)课程体系设计

  建立“以职业岗位工作能力导向的阶段式”专业课程体系。其中以建筑施工管理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增设 设计、预算方向,供学生选择,可组织小班化集中实训教学;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了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专门化考证、选修课或拓展课的课程模块,建立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整合,将职业工作岗位的综合素质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强调对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

1.

  因为建筑专业的发展及教师深造岗位的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必需适时调整和补充。这样,组建相应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很有必要,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都应该是来自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不同性质、类型、规模、层次的建筑企业,并具有多年经验,了解企业和岗位,他们根据行业企业需求和工作岗位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研究、研讨和咨询等活动,制订本专业领域具体的培养培训计划及培养方案,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对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指导。

2.

  开发与职业岗位相应的课程体系,编写与学生实训相应的校本教材,真正体现了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一体化,使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有机结合,根据具体情况开发的校本教材和课程,丰富教材了形态,建立了具有明显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3.

  加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沟通,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都要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在学历教育考核中,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估的机制,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综合能力考核。

4.

  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实习,并聘请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成为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表4 职业能力培养内容

类别 序号 学习情境
学习领域
学习
情境1
学习
情境2
学习情境3 学习情境4 学习情境5 学习情境6 学习情境7 学习情境8 学习情境9

专业学习领域
1
建筑材料
水泥质量检测与分析 砂石集料质量检测与分析 水泥混凝土质量检测与分析 建筑砂浆质量检测与分析 建筑钢材质量检测与分析 高分子建筑材料 防水材料的检测与分析 木材制品的检测与分析  
2 砌体工程施工 砖基础施工 砌体墙、柱施工 过梁、墙梁、悬挑构件施工            
3 混凝土工程施工 简单梁的施工 复杂梁的施工 独立柱(含基础)的施工 梁板的施工          
4
建筑工程测量
水准测量 角度丈量 距离丈量与直线定向 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 测量误差与控制测量 地形测绘      
5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土中应力计算 地基变形计算 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 土压力和土坡稳定 地基勘察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 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 地基处理
 
 
6
钢结构施工
钢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材料力学性能及测试 各种连接方法和构造 轴心受力构件 实腹式受弯构件 拉弯和压弯构件      
7
建筑施工技术
土方工程 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砌筑工程 混凝土结构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结构安装工程 屋面及防水工程 装饰工程 冬期与雨期施工
8
建筑工程概预算
定额工程量计算 施工图预算 工程量清单计价 设计概算、工程结算的编制          

  表5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理论教学 实训教学 按学年分配教学周学时 实训是否整周安排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6周

16周

16周

15周

18周

16周
 
公共课(1050学时) 德育 128 128   2 2   2 2 2      
体育 158   158 2 2 2 2 2 2      
数学 150 150   4 4 4 2          
语文(公文写作) 150 150   4 4 4 2          
英语 150 150   4 4 4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32 12 20 4              
计算机一级教程 44 12 32         4        
办公软件 60 12 48   4              
班团活动 178 178 2 2 2 2 2 2    
专业基础课(680学时)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 82 82   4 2              
建筑材料★ 112 112       4 4          
项目管理 72 72           4        
建筑工程概预算★ 136 136           4 4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90 90     4 2            
结构★ 136 136 20         4 4      
建筑力学 52 52   4                
专业技术课(702学时) 混凝土工程施工★ 60 50 10   4         含加强段、提高段实训项目  
房屋建筑学★ 112 112       4 4      
建筑CAD★ 132   132   4     4    
建筑工程测量★ 112 20 92     4 4     基础段项目  
建筑施工技术★ 112 92 20     4 4        
钢结构施工★ 46 46         2        
建筑工程项目与管理★ 136 136           4 4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64 64             4      
办公软件实训及取证 40   40   课外时间安排,不列入课表          
职业技能专门化考证(150学时) 建筑工程监理化方向 施工员培训 120 80 40           8  
材料员培训 30   30       1周     可选
其一
 
安全员培训 30 30       1周      
选修或拓展课
(230学时)
    建筑施工管理、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美术、组织管理、职业道德与法律
军训、服务实践周等(180学时) 180   180 3 周 1周 1周 1周        
跟岗实习 120             4周      
顶岗实习 540               1学期    
总学时 教学环节类别 授课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2470
(不含顶岗
实习600学时)
公共课 686 27.77 1.24:1  
入学教育、军训及服务实践周 180 7.29  
职业技术课 专业基础课 738 29.88  
专业技术课 580 23.48  
职业技能专门化考证 166 6.72  
小计 1484 60.08  
限选及任选课 选修或拓展课程 120 4.86  
理论教学学时 1366 55.3  
实践教学学时 1104 44.7  
                                                 

  十、课程教学要求

1.

(一)公共课

  了解现行的法律法规基本内容,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

  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达到国家体育锻炼健康标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要求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3.

  要求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技能,具有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等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4.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5.

  通过英语学习和语言实践,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6.

  讲授微型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和结构,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上网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具有文字处理能、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并获得相应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

1.

(二)专业基础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对简单结构和基本构件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能运用平衡方程解决基本构件的平衡问题;能对简单结构、基本构件进行简化,并绘制出相应的计算简图,初步具备建模能力;能用力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和土木工程中的简单力学问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

  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制图和投影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按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建筑制图标准》等国家标准的要求,熟练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建筑施工图,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职业能力,增强适应职业岗位发展和迁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3.

  对接测量放线工或工程测量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并通过综合实训,能独立操作建筑测量仪器进行高程测定、高程引测、建筑物轴线定位、楼层标高和墙体标高的测设与控制、建筑(构筑)物的变形观测;会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地下管线及周边建筑的监测与保护;会使用全站仪进行测定、测设工作。

4.

  建筑工程定额计量:能根据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说明,正确判定预算定额章、节、子目划分依据及适用范围,熟练套用、换算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准确列出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子目)名称;能根据设计文件和定额计量计算规则,准确计算建筑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

5.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它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施工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它的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律;建筑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原理以及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决策方法,具有解决一般建筑施工的初步能力。

1.

(三)专业技术课程

  《建筑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考试课程。课程的主要特点是与相关课程联系紧密,专业性、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的任务,在于紧密结合工程实践,讲授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结构问题。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确立正确的结构设计观念,养成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结构问题的能力。

2.

  房屋建筑学是建筑工程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是研究房屋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原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从事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3.

  本课程为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专业必修课。主要介绍的内容包括:第一,工程概预算基本知识,工程项目投资构成,建筑工程造价分类。第二,工程定额的概念,作用、分类及各定额的含义与应用;工程量计算。第三,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与审查的内容、步骤、方法。第四,建设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计价最后介绍工程竣工结算、决算的概念与编制以及计算机在造价中的应用。

5.AutoCAD

  AUTO CAD是美国AUTODESK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本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讲解AUTO CAD的功能,使学生对它的所有功能有所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建筑设计施工图,并且能迅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CAD主要包括二维图形编辑技巧、尺寸标注、三维绘图和实体造型以及CAD中的Internet功能等知识。我们主要组织学生学习使用CAD并能熟练地设计制作室内施工图纸。为社会大量培养和输出实用性的、技能性的专业人才。

1.

(四)拓展及选修课

  掌握常用装饰材料的品种、规格和性能,了解新材料的动态;理解常用装饰构造,会识读装饰施工图;能理解装饰工程施工方案,能协助管理现场施工操作与质量检查;会协助验收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2.

保温材料

研究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 有、、、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3.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其研究对象是房屋建筑工程基本构件的设计。

4.

  对接监理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见证员职业技能要求,并通过职业技能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理解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程序和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

  能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执行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要求和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要求,会检查和比较实际与计划进度差异。

  能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协助执行对承包单位投入施工现场作业面的人力、主要设备、材料、施工工艺过程、施工环境等状况的日常检查,会独立做好检查记录。

5.

  讲授常见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步骤和写作方法。

6.

  讲授创新的理论知识,创新的方法,树立创新的意识。

7.

  建筑力学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它以高等数学、物理学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8.

  讲授创业的重要性,树立创业的意识。

9.

  学习常用软件的理论知识、使用方法。

10.

  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能正确的调整自身的心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11.

  讲授客户关系管理的相关知识,学习客户心理学,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一般方法和策略。

12.

  学习口才表达以及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五)顶岗实习课程目标: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实训向校外的延伸,是专业教学计划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上岗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岗位技能,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正式就业打下基础。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学生要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虚心求教,多动脑、多动手。同时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生产组织管理,技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程序;接受生产一线的现场锻炼,学习提高岗位知识与岗位技能。

1.

  (1)安全性原则。实习单位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必须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学校与企业签定的学生实习协议中,必须要求企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规,使学生的正当权力得到保护,全程为学生购买相应保险。在实习期间,当工作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时,实习学生有权向企业管理部门和实习指导教师反映情况。在情况属实而企业未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学生有权拒绝上岗。学生实习期间,如发生重大安全和人身伤害事故、重大违规事件等突发事件,企业和实习指导教师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学校领导,并启动相应预案。

  (2)学习性原则。学生的实习是实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学生实习单位可由学校统一安排或学生自行联系确定,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应报学校实训中心核准;实习岗位原则上为本专业对口的或者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相应岗位。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顶岗实习安排,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离开实习单位。

  (3)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相统一的原则。对实习人数较集中的实习点,直接选派教师到实习单位跟踪管理,同时教师可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技能;对安排较分散的实习点,由指导教师采取邮件、QQ、电话联络等方式与实地探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要求每周与学生或实习单位联络不少于1次,实地探访每学年不少于2次。指导老师应将指导过程、指导内容及时做好记录,作为工作考核的依据。

2.

  (1)实习时间不能少于36周(以实习单位接收日计算),无正当理由不得自行离开实习单位。若由于顶岗实习单位单方面原因,必须上报校内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与顶岗实习单位联系证实后,方可办理相关的离岗手续,并调换到新的顶岗实习单位,不允许先离岗后报告。擅离岗位未经学校同意者,按实习不合格处理。

  (2)到岗后第一周内将企业的公休日时间或学生的换休时间告知指导老师,以便指导教师抽查指导;至少每周一次通过电话、QQ、短信、网上留言等方式与校内指导教师保持联系。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参与一切违法犯罪活动。

  (4)遵守实习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服从实习单位的生产安排,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克服困难,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5)按时、准确、客观、完整地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或专门为汽修专业职能技能岗位编制的《顶岗实习工作单》,并完成“顶岗实习鉴定表”。

  (6)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及时将《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或《顶岗实习工作单》交回学校。校内指导教师将以此作为顶岗实习成绩考核依据之一。

3.

  (1)顶岗实习成绩构成

  实习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60%+校内指导教师评价*40%。

  最终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进行评定。

  (2)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内容

  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职业素质表现、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进行评定。

  校内指导教师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履行学校相关规定、毕业实习要求表现和《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或《顶岗实习工作单》填写情况进行评定。

  (3)成绩不合格者的核定

  A、学生凡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实习者,都要有医院证明或书面申请。经实习指导教师审核后报实训中心批准,才能办理请假手续。请假累计时间达到整个实习核定总时间1/3及以上者,实习成绩作不合格处理。

  B、凡在实习期间表现较差,未能达到实习计划规定的基本要求,实习日记有明显错误或抄袭行为者,其实习成绩按不合格处理

  C、实习期间无故旷工累计时间达到整个实习核定总时间的1/5及以上者,实习成绩作不合格处理。

  D、实习成绩不合格,应参加下一届学生相同内容的实习活动,并按学分缴纳重修费用。

4.

  (1)学生实习中出现人身事故,企业有关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救援,并通知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领导,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中断手里的一切事务(放弃休假)赶赴事故现场,配合救援和处理善后事宜。学校各部门主任及司机一律到岗,随时听候安排。

  (2)学生无故不到实习单位,企业应尽早与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联系,查清情况,酌情作出相应处理,原则上12小时内应查清情况,若24小时情况不明应向学校领导汇报处理。

  (3)学生实习期间突发疾病,企业有关负责人应立即将学生就近送正规医院治疗,并通知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酌情将情况反映到学校实习管理部门。学生实习期间如发生集体发病、中毒等突发事件,在送医院抢救的同时,要立即通知学校领导处理。

  (4)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与他人冲突事件,现场所有人员均应主动出面制止和劝解,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企业有关负责人应尽快将情况反映给实习指导教师,并协同学校按有关规定对事件作出处理。

  (5)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灾难性事件,学生及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事件现场,不提倡学生在事件中扮演消防员角色,并迅速通知学校相关领导和人员。

  (6)出现突发事件,学校要立即查明情况,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其它人不能发布有关事件的任何消息。

  十一、基本实训条件

  (一)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室以实施生产性实训教学为目标,我校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基地规划设计,从施工图的设计、设施配备、设备采购、基地功能布局等全方位予以指导。保持设备、仪器、工具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具有高仿真的企业工作环境与场所,并能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实训条件应满足学生5~7人/组的建筑技能实训的要求。如表所示。

  表9 实训教学现有条件

项 目 条件要求
现有设施 测量仪器实训室、建材实训室、建筑仿真实训室、CAD实训室、预算实训室。
现有设备 现有设备价值一百万以上,主要设备有RDK测量仪器,广联达60个节点,全站仪测量设备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混凝土实验搅拌机等先进仪器。
安全要求 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应根据师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教学内容确定使用面积,采光、照明、卫生、消防等条件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外寻求合作企业,建立校外挂牌基地,实现实训基地功能的多元化和合作企业性质的多元化。功能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是课程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基地,同时也是教师实践基地和科研课题来源;企业性质的多元化是指校外基地既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又有民营企业,既有建筑施工类企业,又有房地产销售、预算测量等与建筑相关的企业。

  根据行业特点,按每届学生人数计算每5-6人应有1家稳定的校外企业作为教学和实习的基地,并能不断拓展校外基地数量与功能。其主要功能有:专业认识实习、校外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以及产学研合作。为了规范校外实习管理,学校特制定了《校外教学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主要做法如下:

  1.实习前动员:每次实习前,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前的动员,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和考核办法,加强实习纪律和安全教育,预防各类意外事故发生。

  2.确定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对每个实习点都指派了实习带队教师,负责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并及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实习企业也专门指定了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技术指导。

  3.学校职能部门参与管理:学校实训中心等相关职能部分必须定期到实习企业检查实习情况,加强指导和管理,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校外实习正常有序开展。

  4.实习考核:学生在校外教学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实行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校企双重考核制度。考核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70%;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30%。学生如在同一单位的不同岗位进行实习,考核成绩应是所有实习岗位的综合考核成绩。

  十二、师资要求

  (一)人员结构构建一支由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具“双师”素质(具备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经历)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1:16到1:20之间;专业教师的高、中、初三级职称比例应朝30:50:20方向构建。

  (二)任职要求1.专任主讲教师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掌握较好的教学能力;熟悉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流程,具备较高的实践技能,获得高级工程师级以及额二级建造师(含高级工)。

  2、专任实训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3年以上相关企业技术岗位工作经历,熟悉建筑构造及结构组成,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施工员以上的技能证书(含技师)或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证书。

  3.课程负责人应具有该课程3年以上任课经验,接受过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论的培训,具有开发职业课程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企业工作经历。

  4.校外兼职教师应具有5年以上相关企业工作经验,为企业技术骨干或担任主管以上职务,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善于沟通与表达;热心教育事业,能遵守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能保证一定的教学时间和精力。

  十三、制度保障为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专业建设成果,需要建立系列的体系制度,包括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和专业建设管理制度。

  (一)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学校和专业两个层面分析为保证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建立的相关制度规定。

1.

  形成学校、教务处、专业三级分工科学、职责明确的教学管理机构。学校层面有分管副校长负责监督与指导,教务处层面有处室领导进行管理与部署,专业层面有专业负责人具体实施。

2.

  形成较为科学民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校层面由教学督导人员负责听课打分,占30%;专业负责人、各专业教师分别听课,各自评价,最后汇总,占40%;另有还有30%的评价是由学生通过评教完成。最终形成对教师个人教学的评价意见。

3.

  形成过程管理,在期初、期中、期末、考试、总结等环节实施抽查,确保教学正常运行。同时配合每周一报制度,教务处、专业组通报每周教学的工作情况。

4.

  建立《实训室人员岗位职责》、《校内实训室基地管理办法》、《设备安全操作规范》、《实习实训教学规范》、《校外教学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实施。

  (二)专业建设保证制度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专业建设工作的开展,也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

1.

  在推行情境化教学的背景下,理实界限模糊,为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应建立课程教学效果和专业培养结果的考核,实行目标效果考核,建立实践教学保障制度。

  (1)课程教学效果以项目型考核为主,由课程组制订课程实践技能考核方案,每门课程设计若干个(一般5个左右)考核项目,并尽可能与职业资格证书应会考试相结合。

  (2)专业培养结果以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和学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为目标,要求中级证书的通过率不少于学生总数的98%,专业对口就业率85%以上。

2.

  课程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基础,专业对课程建设应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逐步将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成为优质课程。

  (1)根据专业课程建设的已有基础,对课程建设任务做出年度计划和目标。

  (2)实行课程组制度,确定主干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并在专业带头人和专业主任统一指导下开展课程建设工作。

  (3)课程组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并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制定适合本课程教学的课程实施方案。

  (4)按照重点课程、校级优质课程、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的要求逐年建设并申报,建设一轮完善一轮。

3.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师资队伍素质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要从引进和培养两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1)多层次引进不同人才,并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

  1/3教师以学历+技能型为主,这部分教师主要引进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作为专业骨干教师承担专业主要建设工作。

  1/3教师以学历型为主,这部分教师主要从高校应届生引进,作为储备人才进行培养,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1/3教师以技能型为主,以雇员、聘用等非在编方式从企业一线引进,主要承担实训指导和实践教学建设工作。

  此外,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面向社会特别是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有兴趣参与教育事业又由于各种因素无法脱离企业本职工作的人员担任专业的兼职教师。

  (2)加强内部的培养,对教师个人的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系统培训,从管理上通过绩效考核,强化“双师”结构师资团队的能力互补。

  个性化培养:制订师资队伍培养方案,实施师资发展战略,结合专业建设规划对师资数量和结构的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师资培养方案,实施新老结合、校企结合的方式培养教师。对于在编教师,针对教师特点不同,帮助每个教师搭建教学、教研、科研平台,发挥各自专长,配合各类管理规定,让教师到省、市进修、下企业锻炼、进一步深造,创造各自的发展领域。

  骨干教师培养:制订骨干教师资格标准,明确骨干教师工作职责,提高骨干教师福利待遇,创造学习进修的条件。选拔工作能力强,积极投入教学改革的教师成作培养对象,加强专业核心队伍建设。

4.

  校企合作应形成制度化,才能充分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条件。

  (1)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其主要职责是:

  ①协调校内各职能部门与企业的合作事宜;

  ②负责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及管理;

  ③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合同管理及统计、总结等工作;

  ④负责对校企合作中校内工作的考核、评价,检查履约实施情况;

  ⑤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经费的管理;

  ⑥负责校企合作中的其它事项。

  (2)主要合作模式

  ①工学交替模式

  企业向学校提供用工信息,校企共同规划与实施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其方式为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按双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交替进行。

  ②“订单”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实现招生、实习、就业联体同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形式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③教学见习模式

  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到合作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④顶岗实习模式

  学生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以用人单位为主管理,学校协助管理的方式,校企合作共同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技术人才。

  ⑤产学研模式

  发挥学校专业师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科研开发,帮助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道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⑥共建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⑦合作经营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学生可以提前接触生产过程,更早、更好的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3)管理办法

  ①日常管理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每学期末向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校企合作工作情况,及时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签订的校企合作协议应及时交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登记。

  ②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评估工作

  校企合作项目应坚持学年度效益评价和周期性评估。

  校企合作项目的年度效益评价: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合作项目的利弊考量、人才培养、服务收入、功能利用等情况进行年度效益评价,并按照合同(协议)规定检查合同履行情况,于每学年结束后,以书面形式报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校企合作项目的周期性评估:合同期限在3年(含3年)以上的合作项目,合作中期应由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周期评估工作,全面审查合同履行情况。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